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2024版画再基层第二季:致黄陵【第一期】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05-17 】

2024版画再基层第二季:致黄陵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自2015年启动“版画再基层”活动以来,已经连续实施版画再基层:致陕南、致陕北、致关中、致户县、致山西灵石等项目。2020年10月,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版画教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创新》系列丛书。

所谓“再基层”的内涵是:(1)版画再发生,关注儿童版画;(2)版画再出发,关注老区留守老人问题;(3)版画再传统,借用民间形式;(4)版画再现场,工业遗址体验。

“版画再基层”是全国版画服务乡村振兴的艺术实践路径,由系主任、工作室主任、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创作团队,由影视动画系纪录片制作团队,特别是项目同时邀请当地美协和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者参与整个过程,做到学院艺术与群众文化面对面的直接对接。

“版画再基层——致黄陵”活动项目于2024年 5月6日至5月15日在黄陵县举行,版画系一行80余人参加,包括带队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为期十余天,本次版画再基层创作分为四组。

第一工作室为现代农业木刻创作,该项目聚焦黄陵县北村现代农业园区,对新型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实地考察,并将创作思维带入黑白木刻写生,对视觉现场进行语言及形式转换,用生动鲜活的木刻语言表现农业园员工五月各类农事,刻画不同农作物(富士苹果、翡翠梨、小麦玉米、柿子等)生长态势,传递“科技兴农”国家战略,体现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

第三工作室为木刻人物创作,旨在通过黑白木刻的艺术形式,展现陕北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黑白木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力,能够深刻揭示人物的形态特征和情感状态。学生们将深入陕北的田间地头和村落与劳动人民亲密接触,感受他们的生活节奏和情感世界。他们将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刻画技巧,将劳动人民的形象和情感转化为黑白木刻作品,呈现出一种朴素而深沉的美。

第四工作室为壁画黄陵“新生活”,考察视点聚焦黄陵农村“新生活”图像,努力发掘生活中“新”与“旧”视觉图像的冲突与对比,并在图式的并置与融合中凸显画面趣味的“新意”。作品以乡村壁画形式开展。

第五工作室为黄陵生态水彩,强化黄陵地域文化的特点,加强对自然风景的主观感受,注意对外光色彩的变化规律和风景写生作画规律的了解与掌握。学会对自然景色的组织与归纳,从而提高画面的组织能力。

本次“版画再基层——致黄陵”项目于5月15日在黄陵县广场进行现场展览。这次版画展将为黄陵人民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展示基层生活的美好与魅力。

2024年5月6日上午9:00,在版画系余曼、李萍、樊军让、谢少飞四位老师的带领下“版画再基层——致黄陵”项目组成员从西安美院版画系出发,前往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先后参观了中华始祖堂、黄帝陵,观看《黄帝》影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充分了解了黄帝所生活的时代、黄帝时期的物质发明和精神文明。

项目组成员参观学习中华始祖堂

项目组成员到达黄陵县在黄帝陵五千年古柏下合影


紧接着项目组来到了黄帝陵,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在桥山之巅。山上林木茂密,古柏有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多株,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石碑陈放亭里还有毛泽东和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字,除此之外还有孙中山先生所作的词。

黄帝陵景观

黄帝陵讲解员为项目组成员介绍黄帝陵历史文化


5月7日上午,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赴东石狮村进行实地考察,村西头的柏林生长着四棵古柏,这四棵古柏均无树干,分别从树底长出二分枝、三分枝、四分枝、五分枝柏树。当地人称这四棵柏树为二爪柏、三爪柏、四爪柏、五爪柏,非常罕见。村东奇柏园共有古柏七株,呈北斗七星状分布,树径均在1米以上,树高均在15米以上。其中有一株古柏,就是当地人所称的“龙头柏”,因在其树干上向下生长着一粗壮的斜枝,在斜枝头长着一个大疙瘩,在大疙瘩上又向上长出若干个斜枝,酷似一个大龙头,有鼻子、有眼、有嘴、有舌、有龙角,惟妙惟肖,特别神奇,被称为“中华奇柏”。同学们抚摸古柏,这是跨越数千年的对话,也是感受华夏文明的源头最直观的方式。

东石狮村干部为项目组介绍讲解

项目组成员在村民家中参观采集资料

项目组成员在东石狮村三千年古柏七星柏前合影


中午,创作写生实践队伍一行80余人抵达葡萄寨村进行考察,满怀激情地顶烈日、冒酷暑穿梭于各个村头,与村民交流,了解当地民风民俗。葡萄寨生态示范园不仅展现了村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且践行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新型的关系。

葡萄寨村干部为项目组介绍讲解生态示范园

项目组成员在葡萄寨村农业基地前合影


与此同时,李萍老师带领版画系2022级第五工作室和2023级水彩研究生在轩辕黄帝陵开启写生之旅。阳光明媚,第五工作室一行三十人开启了一场黄帝陵之旅。他们来到轩辕黄帝陵,寻找千年古柏群的魅力,让岁月自然在画笔下生长出新的生命,心随境转,写生之趣,便在其中。

水彩组成员在黄帝陵合影留念

写生现场

学生作品


学生心得:

通过一天在黄帝陵的写生,感受中国最古老,面积最大,保持最完整的古柏群。黄帝陵,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陵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对于我来说,这次写生不仅仅是一次绘画的练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历史的追寻。到达黄帝陵时,我被其庄严肃穆的气氛所震撼。古老的树木参天而立,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我选取了一个能够同时看到陵墓和周围树木的位置,开始进行写生。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与这片土地、这段历史的连接。在绘画的过程中,我试图用色彩去捕捉黄帝陵的每一个细节。我选择了温暖的色调,希望能够传达出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与温暖。

——2023级研究生岳怡帆

黄帝陵,这个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的地方,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片可以描绘的风景,更是一片可以感悟的历史与文化。在这里写生,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画面的技巧,更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站在黄帝陵前,我们被那庄重肃穆的气氛所感染。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们仿佛能听到黄帝那悠扬的声音,他在讲述着中华民族的起源,讲述着我们的祖先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何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在写生的过程中,我们试图用画笔捕捉这里的风景,但我们发现,无论我怎么画,都无法完全表达出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沉与厚重。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心灵的表达。只有真正理解并感受到这片土地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才能画出真正有灵魂的作品。

——2022级第五工作室 一组

5月7日,版画系组织五工部分学生来黄帝陵写生,二组全体成员经过导游的讲解和陵墓的游览,深刻地认识到了轩辕黄帝的伟大。今天的黄帝陵祭拜的人依然络绎不绝,黄帝陵内从古至今敬植着三万余棵柏树,有距今五千余年的世界柏树之父“轩辕黄帝手植柏”,帝王挂甲的挂甲柏,无叶仍然生长形似龙角的“龙角柏”,以及影视明星、歌手、政界人员等等人士敬植的柏树。走在古老的柏树林间,淅淅沥沥的小雨,柏枝上的青苔,如有若无的焚香味,经过岁月侵蚀的石碑,“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字样让我有一种形容不出来的肃穆恭敬感。

中华文明从未中断,源远流长,是他统一了四分五裂的中华大地,他的统一整体的思想,让我们的文化经历几千年仍然凝聚一体。

——2022级第五工作室 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