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暑期三下乡特辑(五)|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11 】

版画系“墨拓乡音,语润镇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笔墨传情韵,艺心暖镇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结合近期调研成果,带着创作作品走进镇巴县文化馆,用版画的墨香与语言的温度,书写了一段难忘的文化对话。镇巴县委副书记施璐莅临指导,县文化馆馆长以及文化馆同志和县美协成员,部分同学和家长朋友们出席活动。

艺术展览:青春笔触绘时代

7月11日清晨的阳光刚漫过窗棂,团队便带着作品与期待奔赴文化馆。从画作展览到材料分配,从流程推演到细节确认,大家分工协作,有人将一幅幅版画作品稳妥悬挂;有人清点油墨、纸张等。很快将活动现场布置得井然有序——版画体验区的刻刀与油墨静静待命,普通话推广角的互动卡片色彩鲜亮,只等一场热闹的相遇。10点整,版画主题作品展正式拉开帷幕。展厅里展出的版画作品融入了对乡土文化的思考、青水镇的居民劳作风景和苗族篝火晚会场景等,吸引众多群众驻足欣赏。

版画体验:匠心传承零距离

在版画体验区,参与者们围站在工作台前,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拿起刻刀、蘸取油墨,亲手印制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从生疏到熟练,每一次拓印都是与传统技艺的深度对话,当地孩子和居民亲手尝试拓印,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一刀一刻间,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出火花,参与者们捧着自己完成的作品,脸上写满成就感。

推普行动:语言桥梁连真情

结合镇巴县方言特色,团队开展了趣味普通话推广活动。通过拼音与文字,趣味学普通话等互动游戏,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传递“语言相通、文化相融”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沟通活力。

非遗寻根:守护文化瑰宝

7月11日下午,团队走进镇巴非遗展览馆,在文化馆的非遗展区,一件件承载着镇巴历史记忆的展品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从传统手工艺到民俗文化符号,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细致记录,在观察与思考中深化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深入了解当地苗绣、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与传承人交流记录濒危技艺的现状,思考艺术如何为非遗保护赋能,也为后续创作积累宝贵素材。

感恩相遇,步履不停

7月11日下午,夕阳西下,团队满载收获踏上归程。此次镇巴之行,离不开镇巴县委、文化馆同志们的全力支持,更得益于当地群众的热情参与。艺术不仅是美的表达,更是扎根土地、服务人民的力量。 笔墨未干,步履不停。西安美院版画系的学子们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们将带着镇巴的故事回到画室,让版画的刻刀刻下乡土的印记,让青春的笔触在乡村振兴的画卷里,继续书写更动人的篇章。西安美院版画系学子将继续以专业之力,践行文化使命,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