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水镇:"言艺两相宜 文明润乡里"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11 】

青水镇:"言艺两相宜 文明润乡里"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墨拓乡音,语润镇巴”团队学生简介及创作作品

任睿博 版画系第二工作室班长 学生会外联部部长

这幅黑白木刻作品生动展现了普通话教学场景:老师专注领读,学生们或仰头跟读,或端正静听,神情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作品运用强烈的黑白对比和木刻特有的刀痕质感,通过简洁有力的线条突出人物神态,质朴厚重中充满力量感。画面深刻诠释了普通话推广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象征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空间的拓展。

郭姝乐,共青团员,2004年出生,陕西榆林人,现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水彩专业。

担任版画三班团支书,曾获得2023年新生军训先进个人,在2023-2024学年中被评为秘书部优秀部员。在2023至2024学年中,获得学院三等奖学金。在2024年度评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团员。2025年第十四届《学生假期作业汇报展一一寒假展》二等奖。

这幅以苗族老人为主题的水彩作品,应用了湿画法与干画法结合,画面中背景的留白是让观众的目光自然聚焦在苗族老人身上,人物面部肤色,通过暖色调水彩的薄涂与叠加,细腻表现出皮肤的质感和光影效果,展现出苗族老人历经岁月的沧桑与质朴 。

这幅水彩画聚焦苗族篝火晚会场景,用水色绘就民族风情。画面中,篝火熊熊,点亮人物轮廓,身着特色服饰的苗族同胞神态各异,传递出欢快氛围 。色彩运用上,暖色调篝火与冷色调背景交织,技法上使用湿画法,营造出朦胧且富有层次感的苗乡夜色氛围。

宋昱炫,西安美术学院23级版画系第一工作室,担任学生会团总支组织部部长,获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生活热情,积极开朗。

这幅作品刻画出中草药的繁茂枝叶、劳动者的轮廓,传递本草的厚重生命力,展现中草药的自然生机,又突出劳动者的姿态,黑白碰撞中,暗含中医药文化“取之于自然,用之于民生”的智慧,以及版画艺术对传统本草文化的现代诠释。

袁佳昱 ,23级版画系学生,任职系学生会生活部部长,获得2023-2024年度优秀生活部部员;2023-2024年度学院二等奖奖学金;2023-2024年度先进个人荣誉;2023-2024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我的作品名叫《苗族篝火晚会》以黑白木刻形式,这幅作品是一幅版画,描绘了苗族同胞围篝火起舞的欢乐场景。画面中人们身着色彩鲜艳、款式独特的民族服饰,围绕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或牵手起舞,或引吭高歌。这种围绕篝火的集体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人们娱乐休闲的方式,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苗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有热烈、欢快的氛围,也让人们对苗族的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这幅作品也体现了版画艺术在表现民族题材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优势。

宋楚瑜,版画系2023级第一工作室成员,担任学生会部长等职务,曾获得优秀班干部、校园文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热心帮助他人。

这是一幅黑白木刻版画,呈现出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青水镇中草药相关场景。画面以强烈的黑白对比构建空间,线条粗犷有力 。室内布局错落,天花板、墙面的纹理通过刀刻痕迹清晰呈现,营造出古朴的氛围。画面中,能看到与中草药采集、晾晒或存放相关的元素,或许是晾晒的草药铺陈,或是摆放药材的器具,在黑白交织里,传递出青水镇中草药传统制作、存储的质朴日常。光影借助黑白转换,突出空间层次,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当地利用中草药的生活气息,展现出青水镇依托中草药的独特人文与地域风貌,以简洁的艺术语言,诉说着这片土地与中草药相伴的故事,是对当地中草药文化场景的艺术化留存与呈现。

唐浩天,共青团员。2005年11月出生,河北邢台人。现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在校期间曾入选陕西省“巳序呈祥”蛇年版画暨藏书票作品展,西安美术学院造型三展、西安美术学院寒假作品展二等奖。担任版画系学生负责人,版画系学生会生活部部长。曾获得2023年新生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该凸版画作品《竹篮-蜡染》创作于2025.7.4,灵感来源于陕西汉中市镇巴县青水镇苗寨蜡染艺术,画面以简洁的黑白对比,呈现出竹篮、腊染布等元素,背景的深色块与前景的白色主体形成强烈视觉冲击,体现木刻版画独特的刀痕韵味与艺术质感,展现传统物件之美,传达出对民俗文化或日常物品的艺术化呈现与思考 。

魏亦骏 版画系学生

以身着苗族服饰的人们正在苗族篝火晚会舞蹈的场景为主题创作。采用强烈阳刻黑白对比刻画出人物舞蹈时的动态与神韵,传递出一种欢快、热烈的氛围,让观者能感受到苗族篝火晚会所蕴含的民族风情与活力。

为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墨拓乡音,语润镇巴”团队与青水镇政府共同举办"言艺两相宜,文明润乡里"主题活动推广暨传统版画印制体验活动。

周密部署 精心筹备

活动筹备自月初便紧锣密鼓展开。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墨拓乡音,语润镇巴”团队在了解和考察体验青水镇苗族篝火晚会、蜡染技艺、中草药种植等地域特色后,反复打磨版画纹样,用刀痕勾勒出苗族传统风俗和当地人民在田间劳作时的场景,以及普通话推广时的神态,活动开始前特意将油墨调至稍稠状态,并提前裁切好百余张米白色宣纸,码放得整整齐齐。7月9日早上9:40,活动现场已井然有序,长桌铺开整齐摆放着墨辊、油墨、木版,同学们带着苗族风味的版画创作作品和裁好纸张就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活动区域布置井然有序,版画印制工具调试精准到位,普通话宣传资料分类摆放齐整,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运行高效。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下,活动如期拉开帷幕,镇巴县委副书记施璐和青水镇党委书记徐荣华等多位当地领导亲临现场参观体验,并在活动现场吸引了大量当地人民群众参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并引起当地社会热烈反响,积极响应普通话推广以及对我们作品创作的认可

版画传薪 非遗生辉

在传统版画印制体验区,版画系同学们深入地讲解了版画艺术的悠久历史渊源与精湛制作技艺,并现场示范了滚墨、拓印等核心工艺。参与者全神贯注聆听讲解,聚精会神观摩演示,镇巴县委副书记施璐和青水镇党委书记徐荣华也一并与同学们亲手实践,体验版画印制和普通话推广活动。

  伴随着油墨的馥郁芬芳与木版的天然肌理,一幅幅构思精巧、印痕独特的苗族特色版画作品在大家手中诞生。此环节不仅使群众近距离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版画的恒久魅力,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有效激发了大家学习普通话、传承民族瑰宝、赓续文化薪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雅言通心 沟通致远

普通话推广环节别具匠心,通过版画系学生自制的普通话宣传手册,开展了读音与文字的pk活动。“莘莘”的普通话怎么说?谁来试试?”普通话推广区里,版画系学生举着自制的版画宣传册发问,册子里印制着容易混淆的读音和趣味学习普通话小游戏,普通话推广活动井然有序地展开。生动阐释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促进社会交往、提升民族交融、服务区域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镇政府工作人员与辖区居民踊跃参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切磋交流、共同进步,语言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升。活动有力强化了普通话的规范化使用,为促进城乡文化交融、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搭建了坚实的语言桥梁。

圆满收官 赓续新篇

活动尾声,参与者满怀喜悦地手持亲手制作的版画作品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一融合语言之美与艺术之韵的珍贵瞬间。这场融语言之韵与艺术之美的活动,恰似一滴墨融入清水,在青水镇的土地上晕开层层涟漪——既让普通话成为沟通的通用语语”,也让版画非遗成为文化的“粘合剂”,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指尖与舌尖的互动中,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里。

  活动结束后引发当地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此次活动立意深远、形式新颖,既深化了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了语言文化素养,又传播了苗族优秀文化并且提升了大家对版画的理解与热爱,收获丰盈。

下一步,在镇巴县将持续探索创新载体,以更多元、更富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形式,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得益彰、深度融合,为全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注入新动能,让文明之花在基层沃土绚丽绽放,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