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版画系毕业展
前言
在刀与版的交响、墨与色的碰撞中,携479件力作震撼登场。87位青年艺术家,以版画、插画、水彩三大专业方向为基石,在传统版种与跨媒介实验的交织中,构筑起一场充满生命力的视觉盛宴。黑白木刻的凌厉线条、套色木刻的斑斓叙事、铜版画的细腻蚀刻,诉说着版画专业对艺术语言的深度挖掘;插画领域里,艺术家们借版画技法的多样性,演绎出风格各异的视觉叙事;水彩方向的创作者,则以灵动的笔触,在西北地域文化的沃土上,实现材料技法的当代蜕变。
展览汇聚版画系四大工作室的创作精华,各展锋芒。以木刻、铜版、石版为媒,将传统技艺熔铸于当代语境,以刀代笔书写现实议题;扎根插画领域,以版画各版种为技法依托,形成多元的插画风格;第四工作室聚焦丝网版画与数字图像的跨界融合,探索图像生成与媒介转换的无限可能;第五工作室以水彩为载体,实现材料技法的当代转化与西北地域文化的表达。
从木版的厚重到水彩的灵动,从传统技艺的坚守到数字媒介的突破,这场毕业展不仅是版画系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答卷,更是青年创作者们在艺术探索中形成独特语言的生动见证。它彰显着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教育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前瞻性,也预示着中国版画艺术生生不息的未来。
版画系
2025年6月
第四工作室
柴国睿

版种:木板综合
作品名称:《量子草场》
尺寸:420cmX220cm
创作说明:
作品以甘肃酒泉的卫星科技与传统放牧生活交融为灵感,以牛为核心意象,通过钢架结构的几何线条与卫星的抽象形态,构建现代与传统的对话。画面中,树木象征永恒的坚韧,呼应三毛"做一棵树"的生命哲思;橘色箭头雨则捕捉夏日暴雨的炽烈瞬间,如命运之箭穿透身体,唤起尘土飞扬的感官记忆。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作品呈现了故土记忆中的矛盾与诗意,形成个人化的艺术表达。
陈楚琳

版种:丝网版画
作品名称:《袋》
单张尺寸:20cmX30cm
创作说明:
《袋》以各类外卖购物袋为创作元素,结合真实小票,展现当代都市生活中外卖文化的普遍性与消费习惯。在记录了个体生活轨迹的同时,作品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便利、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依赖与思考。

丁伟杰

版种:独幅版画(水彩不写版种)
作品名称:《小鸟如何过一天》
尺寸:250cmX120cm
创作说明:
学校的小鸟们总是在开会说着什么,可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但它们总凑在一起,告诉我这里发生的各种各样事。好望角那里总聚集很多小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它们应该知道传送门在哪。有很多情感在这里,想记录了小鸟的一天,因为书桌外的大树总能看到很多小鸟,我很喜欢它们。就这样吧,自然和生命总是轻盈又沉甸甸的。
冯天宝

版种:独幅版画
作品名称:《我一直在寻找》
尺寸:30×30cm×10张
40×40cm×4张
创作说明:
本系列硬币为创作载体,通过胶砂版画的物质性与丝网印刷的复制性并置,重构货币符号的视觉表达。采用金刚砂基底与网点叠印技术,在圆形画面中呈现硬币图案的解构与重组,探讨传统符号在数字时代的转译可能。
顾昀

版种:套色木刻
作品名称:《浮光衢》
尺寸:120cmX45cm、120cmX90cm、120cmX45cm
创作说明:
《浮光衢》以俯视街景为切口,捕捉日常生活中易被忽略的微光时刻。通过油印套色木刻的多层构图与温柔色彩,呈现出城市节奏中的宁静与流动,记录属于我与街道之间的片段记忆。
李佳瑶

版种:黑白木刻版画
作品名称:《一个衣架》
尺寸:290cmX290cm
创作说明:
以工作室最平凡的衣架作为主角,以大面积的留白将其悬置于纯粹之中。用木刻刀锋的力度与痕迹捕捉其简洁的轮廓与内在的重量。深沉的形与虚无的底,构成最本质的对话。剥离所有冗余,让日常之物在沉默的黑白对比中,显露出其本身的存在感与时间沉淀的痕迹,唤醒被忽视的诗性。
李欣雨



版种:丝网版画
作品名称:《碎片》
尺寸:70.7cm*63cm. 54cm*80cm. 56cm*73cm.
创作说明:
作品聚焦日常生活的平凡场景,通过碎片化的拼接,将人物动作拆解成多个局部瞬间并重新组合,让画面从二维平面突破至三维空间,感受人物动态与人物性格,营造出动态跳跃的视觉效果。
廖若伶






版种:综合材料+丝网版画
作品名称:《万寿电影制片厂》
尺寸:17cmX442cm;17cmX458cm
创作说明:
作品使用水彩、彩色铅笔和丝网印刷结合的方式绘制在长度近五米的折页本上,题材取自我在家乡的神话传说和生活见闻,在不添加对白的情况下让观众自行对画面进行逻辑的完善和解读,是我对于叙事型绘本绘制的探索和尝试。
史子涵

版种:综合版画
作品名称:《吞咽寂静时 蛋糕在丰饶》
尺寸:400cmX300cm
创作说明:
画面上有着巨大的体重秤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蛋糕,而秤上显示的数字却是零,面包山上有着大大的嘴巴似乎是因为眼馋留着口水,另一座面包山前面有一个穿着束身衣的模特身后是黑色的眼睛与凝视。作品以蛋糕主题采用粉蓝色的色调,用厚重浓郁的色彩希望可以减轻一些焦虑的情绪,想要表达的是人们不要被“身材焦虑”这种错位审美左右任何时候要以自己的健康为中心做最好的自己。
苏子译

版种:丝网、木板水彩
作品名称:《故事的全貌》
尺寸:20×20cm、30×30cm、30×50cm、40×50cm、40×60cm
创作说明: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离别,这是一种注定无法逃离的,悲剧性的事实。但往往在其悲剧性的色彩之下,又蕴含着人们最直白的情感,我想没人教过我们如何面对离别,因为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终极难题,不然古人也就不会写下那么多精绝的离别诗。我整理了我2018-2025年所拍摄的关于朋友与我故乡的影像以及更早的家庭影像,用丝网印刷为媒介,以摄影与绘画的方式介入,试图将这一感受呈现出来,如果说所有的离别都是未完成的火焰,那就让它继续燃烧下去
苏妍琪



版种:脱胶版画
作品名称:《如何测量一片躺下的海》
尺寸:204cmX146cm
创作说明:
画面中的主体人物就像是海面上流动的波浪,无数个时空的重合将不同的姿态定格于此处,又融入于此,像潮涨潮落时的波浪,每一个都那么特别,又每一个都带着重复的行为殊途同归,这是一场个体与集体永恒的对话
王雅斌

版种:丝网版画
作品名称:《命运共同系列》
尺寸:76.5cmX106cm
创作说明:
本创作以“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命题,聚焦当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危机。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导致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严峻问题,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作品旨在通过视觉语言唤醒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倡导从身边小事践行环保,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童瑶



版种:数码版画
作品名称:《植物脉动》
尺寸:60cmX80cm
创作说明:
这四张画是我用蓝紫色调勾勒的植物微观世界。第一幅是细胞壁的舞蹈,第二幅捕捉了叶脉间的星光,第三幅用半透明笔触表现呼吸中的气孔,最后一幅是放大镜下绽放的维管束。我用湿润的笔锋让色彩自然晕染,试图展现肉眼看不见的生命律动——那些在显微镜下才会跳动的植物灵魂。
王筠寒







版种:丝网版
作品名称:《海边》系列
尺寸:大概40cm×60cm不等
创作说明:
丝网版画和点彩技法结合的方式,去表现平静祥和的风景。
郇园园

版种:丝网版画
作品名称:《表情包》
单张尺寸:16cmX21cm
创作说明:
这组表情包以夸张搞笑面部表情为灵感,以丝网版画的制版方式通过鲜明色彩与生动的形象塑造,展现人类面部表情的多样性变化与丰富。每一幅作品都捕捉到了情绪的瞬间,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张力,既是对人们表情一瞬间的深刻洞察,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幽默反映,每个夸张的扭曲都是当代生活的精神造影。《表情包》一系列作品在引发观众对情感与表情变换的思考,让艺术成为反思生活的桥梁。在欣赏中,感受艺术动态与静态的魅力,让观众更容易直观的观看到变化
杨希蒙


版种:丝网版画 布面丙烯
作品名称:《草野阈痕洲 》《旷野阈梦场 》
尺寸:160cmX160cm
创作说明:
创作了两幅超现实绿洲沙漠景观:以“野”与“阈”为核心意象,简化的形式与明艳的色彩相互交融,构建旷野梦境。人物、景观、物品并置、变形、重复,交织成既熟悉又陌生的现实梦境景观。以独特的方式展示潜意识中决定的静默场景,拓展版画媒介可能。
张政

版种:综合材料版画
作品名称:《无人喝彩》
尺寸:180cmX120cm 120cmX800cmX2
创作说明:
童年记忆如褪色的马戏团旧海报。我的作品捕捉笼中表演的动物剪影——在空荡的聚光灯下,它们静默的姿态、模糊的轮廓与斑驳的肌理,是时光晕染的叹息。那些曾喧嚣的奇观,那些未被我们真正理解或共情的生命瞬间,终沉淀为一场无人观看、却永远上演的静默演出,在我们的记忆中的轮回。
赵梓君

赵梓君
版种:木刻板
作品名称:《梦“乡”》
尺寸:70cmX50cm
创作说明:
江南的美宁静温润,厚重的人文历史融合了自然之美,“小桥、流水、人家”,远离都市喧嚣。从古至今,无数名篇佳句描绘了江南如梦似幻的美景,一句江南,承载了国人的文化记忆、审美理想,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朱佳宁

版种:木刻
作品名称:《零时》
单张尺寸:45cmX60cm
创作说明:
通过黑白的线性语言,凝固烟火瞬间的绽放姿态。将瞬纵即逝的光影化作静谧有形的画面,意图呈现一种时间与空间交错的幻境。细腻的笔触描摹出烟火如树般的生命感,运用极简的构图和丰富的空白,引导观者于留白中寻觅内在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