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欢庆“七一”|版画系党总支举办 “初心向远——我与组织共庆生”主题创作展览活动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7-02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版画系党总支学生第一、第二党支部联合开展“初心向远——我与组织共庆生”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党员,以“弘扬中国精神”为主旨,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题进行作品创作,聚焦四大主题,引导学生在巩固专业能力的同时建构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与改革创新理念,传承红色基因,自觉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以及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 烽火淬炼时代 (1921-1949):展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奋斗征程,传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旭日东升》2022级本科生王婷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符号。红船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坚持信仰、秉持正确方向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雪山上的炊火》2022级本科生苏秋豪

绘画灵感来自红军长征过雪山,画面中两个红军同志正在点燃篝火,因为在雪山上,柴火都是潮湿的无法点燃,炊事班班长只能用自己棉服里的棉花引火助燃,最后牺牲在了雪山里。体现了红军坚韧团结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后来者传递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奋斗时代》2021级本科生孟若馨

本作品以水彩为材料干湿法相结合的技法描绘了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人民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与民族独立不断奋斗的秋季收获的场景。画面聚焦于农民本身,以绚烂的颜色描绘秋季丰收的喜悦以及农民不辞辛劳收获果实的状态,展现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红色革命》2023级硕士研究生江晟棪

这幅作品展现的是红军形象,画面中,红军战士们身姿挺拔、神情坚毅,有的振臂高呼,有的紧握武器,背后飘扬着缀有五角星与镰刀锤子的旗帜,彰显革命信仰。红军铸就了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红军精神,是革命胜利征程中不朽的力量象征,其事迹与精神永载史册,激励后人奋进。

《红色金融的回忆》2023级硕士研究生柳怡松

画中所绘制的是陕甘宁边区银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设立的银行。为了推进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同年10月撤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成立陕甘宁边区银行。

《铿锵玫瑰》2024级硕士研究生谢美钰

这幅黑白木刻作品聚焦革命战士向警予。以强烈的黑白对比,刻画其坚毅神情,背景融入斗争场景,展现她投身革命、为理想奋战的历程。简洁的刀法传递出向警予的英勇无畏与坚定信念,铭记她为妇女解放、革命事业奉献的伟大功绩,彰显先辈精神,激励后人传承红色基因。

《授旗》2024级硕士研究生范光远

本作品以1930年代红二十六军第四团成立大会授旗仪式为创作背景,生动再现了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开展武装斗争的历史场景。庄严的授旗瞬间凝聚着革命信仰与民族希望,展现出党在艰苦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定意志,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致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斗的先烈。

2.奠基奋进 时期(1949-1978): 聚焦工业化建设与科技突破,铭刻艰苦奋斗的集体记忆。

《光辉岁月》2022级本科生陈欣柔

这是一幅脱胶版画,展现工人屹立在火光里不倒的身姿,如同过去工厂烟囱林立,机器齿轮转动,科技人员专注研发,工人热火朝天劳作。粗粝线条勾勒出艰苦奋斗图景,深沉色调彰显时代厚重。它聚焦工业化与科技突破,铭刻集体记忆,带观者重温先辈拼搏岁月,感受时代奋进脉搏。

《建设新时代》2022级本科生龙浩东

这幅黑白版画聚焦工业化场景,以强烈的黑白对比,呈现出忙碌的工业现场。那些操作机械、奔走协作的身影,是艰苦奋斗的集体记忆缩影,铭刻着工业发展中人们以实干推动科技突破、在汗水里浇筑进步的历程,见证工业化从起步到奋进的坚实脚步。

《刘工》2022级本科生李明舰

表现了一位饱经风霜的炼钢工人,身着衬衫牛仔裤,头戴解放帽,左手所持的一把大锤表明了他工人的身份。这样一位朴实无华的工人,或许他的前身是解放军人,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时代,他毅然投身其中。坚定的眼神折射出的是决心。

《工业港口》2023级本科生宋楚瑜

这幅铜版画暗沉色调如历史厚重底色,烟囱吞吐浓烟,似时代奋进的呼吸,港口工业设施错落,承载科技突破的摸索。每道刻痕,都是建设者热血的注脚,见证从百废待兴到工业启航的铿锵步伐,以艺术之姿,诉说那段燃烧理想、奠基未来的峥嵘岁月 。

《出嫁》2023级本科生马嘉鹤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对新中国的前途命运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代号“邱小姐”于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试爆成功。在这幅画中,我结合旧照片描绘了试爆成功的景象。结合其代号将这幅画命名为“出嫁”同时表达试爆成功的欣喜。

《勘测》2024级硕士研究生齐怡宇

国测一大队是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是我国基础测绘的主力军,在测绘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和崇高的声誉。这幅作品采用水油分离版画技法,展现国测一大队勘测场景。1949 - 1978 年间,正值工业化与科技突破关键期,队员们无畏艰苦,于自然间坚守岗位。画面中仪器与人物姿态,彰显其为国家测绘事业拼搏的精神,是那段艰苦奋斗集体记忆的生动铭刻。

《工业崛起》2023级硕士研究生马玉颜

本张作品以黑白木刻的形式描绘工业飞速发展时代工人工作现场的场景。定格工业飞速发展时代的生产现场。工人身影穿梭于钢铁构件间,以动态与力量,诠释实干者的担当。展现工业发展的雄浑气魄与劳动者精神,

《时代角落之中》2023级硕士研究生温烁汀

工业零件的微小角落目的是以细腻笔触捕捉机械的隐秘肌理。斑驳的金属表面、深浅交错的沟壑与凸起,零件历经的岁月磨砺与工作痕迹的刻画,将那些常被忽视的工业细节,在此化作凝固的时光切片,展现工业美学中独有的秩序与沧桑。

《我和克拉玛依》2023级硕士研究生刘珈薇

我的创作以克拉玛依油田为核心,将自己儿时照片与油田工人工作图景并置。画面中,油田的壮观设备、工人坚毅劳作的身影,展现工业化征程的艰辛与辉煌;儿时照片承载个人记忆,与集体奋斗记忆交织,既见证科技突破,也铭刻代代传承的艰苦奋斗精神。

《锈与茧的对白》2023级硕士研究生岳怡帆

画面聚焦在一双布满茧子的手,握着一把生锈工具,以局部特写,串联1949 - 1978年艰苦奋斗岁月。锈迹是时光痕迹,见证工业化、科技突破中工具的使用与磨损;茧子和工具诉说建设者们挥洒汗水、拼搏奉献的集体记忆,以小见大,借双手与工具的“对白”,致敬那个奋进时代余伟大的奋斗者。

3. 改革潮涌时期(1978-2012):创作者们力争呈现改革开放浪潮中的经济腾飞与民族团结奋进之路。

《光福》2022级本科生李亦林

作品以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为背景,通过伊犁哈萨克族老奶奶的形象展现经济腾飞与民族团结的奋进之路。画面中,老奶奶笑容质朴而温暖,象征民生富足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身后的光伏发电板与笔直公路,折射出科技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水彩技法以明快色调传递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在时代浪潮中的生机与和谐。

《簇拥》2022级本科生陈奕卓

这幅黑白木刻作品以简洁有力的刀法展现民族团结建设未来的壮美画卷。画面中央各民族人物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簇拥着领导者,象征团结一心;背景中重工业等现代元素勾勒出祖国建设成就,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的时代主题。

《前进》2022级本科生王祖儿

本幅黑白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以深沉而富有力量的单色调,艺术性地浓缩并呈现了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至2012年间,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段以经济腾飞为引擎、民族团结为基石、全民奋进为动力的辉煌发展之路。线条的节奏感增强,象征着发展的速度与规模,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身影。

《春风吹》2023级本科生何惠子

这幅画是套色木刻,以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展现城市街头场景。彩旗飘扬,自行车洪流与公交并行,体现时代活力,记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人们出行与城市发展的新貌,是改革开放浪潮里百姓生活变迁的生动注脚。画面上侧是蒙古族的图腾,用民族图腾与改革开放的画面相结合,在改革开放中全民族共同进步!

《华窗》2023级本科生刘羽萌

这幅画以苏州拙政园的花窗为灵感,以民族团结与改革开放为作品的主题,通过一个个窗格展现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巨大变化,他们共同组成了一扇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窗户。

《穗语》2023级硕士研究生马诗逸

袁隆平先生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功不可没。他于这一时期全身心投入杂交水稻研究,推动农业科技大步跨越。其科研成果助力粮食产量攀升,不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推动全球减贫事业。他是经济腾飞中农业领域的奋进先锋,彰显了科技兴农的磅礴力量。

4. 盛世新篇 (2012至今):展现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腾飞与绿色发展的强国画卷。

《大国航天》2022级本科生陈鹍

本幅脱胶版画以2012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为背景,生动描绘航天员飞天场景。画面中,航天员身着崭新航天服,记录搭乘航天器冲向浩瀚宇宙,象征着新时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展现强国新篇中的航天力量,也寓意着中国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拓进取、逐梦星辰大海。

《腾飞·向星途》2022级本科生张婵

我创作的这幅作品名为《腾飞·向星途》。我使用了水油分离技法,描绘的是火箭携烈焰穿云直上的画面,以磅礴气势开启探索宇宙新章。这是科技腾飞的具象缩影,展现人类突破引力、奔赴未知的勇气,诠释对宇宙奥秘永不止步的探寻,让科技逐梦星空的热忱,随火箭尾焰肆意燃烧,谱写更磅礴的强国新篇。

《腾飞》2023级本科生张姝薇

21世纪以来,中国在时代浪潮中稳步崛起。城市天际线不断刷新高度,海陆交通网络编织成网。重庆,这座于1997年迎来直辖新机遇的城市,自此开启发展的加速度。我以见证山城蜕变的千厮门大桥为创作核心,将城市跃动的脉搏与时代腾飞的轨迹相融合,创作出作品《腾飞》,致敬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

《西藏的秋收》2023级本科生郭姝乐

这幅画我以西藏秋收为主题,远处是巍峨的山峰,映衬着湛蓝的天空,近处是金黄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田间,农民身正操作着现代化的收割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智能灌溉系统喷洒着水雾。画面展现了科技赋能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西藏,传递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图景。

《城市发展的头脑风暴》2022级本科生王宇

这幅版画我以独特艺术语言,呈现新时代盛景。铁轨延伸,高铁穿梭,飞机翱翔,交通科技彰显腾飞速度;林立高楼见证全面小康的坚实步伐。人群围聚交流,于城市生态与科技交融间,凝聚创新合力,书写绿色发展、科技赋能的强国新篇,绘就奔赴美好未来的生动剪影 。

《北斗征程·使命传承》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燕雯

作品选取北斗一、二、三号研发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为主要形象,采用北斗卫星系统的标志作为背景,表达责任传承、强国使命。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将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融入日常工作中,让中国在世界航天舞台上挺直脊梁,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劲动力。

《砍甘蔗的妇人》2024级硕士研究生邝道昌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建设与科技也在农村开始明显普及,如风力发电机、无人机、相机手机直播等等。家乡农业发展的状况产生很大的变化。作品不仅记录了我的对家乡人与景的情感,而且还展现了农村农业的新面貌,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幸福生活的现实。

《看》2024级硕士研究生彭晨焱

《看》这幅作品运用版画语言以黑白木刻的形式呈现。本人通过描绘看展的人物群体,展现在强国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苹果红了》2024级硕士研究生刘生波

金秋果园,红果压枝,丰收喜悦洋溢。画面中,果农与孩童合力采摘,温暖阳光映照着地上堆积的苹果。繁茂果树与整洁环境,勾勒绿色生态画卷。累累红果,既是辛勤的回报,更是科技兴农、绿色发展谱写的强国新篇,映照出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阳光·前行》2024级硕士研究生龚建军

《阳光·前行》借伞骨辐射的张力,喻民族团结的稳固基座;纸鹤旋舞穿曳空间,象征奋进潮头对幸福的恒远追寻。窗畔花影晕染经济腾飞的馥郁,取齐氏“托物寄兴”之法,融伞架筋骨、鹤羽律动与时代气象,凝萃改革开放进程中民族同心逐梦的奋进肌理,以诗意笔触诠解团结筑梦的磅礴伟力!

《天宫》2024级硕士研究生安埔田

画面中一颗火箭被安装在发射台并伫立在画面中央,背景中是蔚蓝的天空。火箭下方许多人影在关注着火箭的情况。中国天宫系列航天火箭的每一次腾飞,都凝聚着无数心血。其成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众志成城的力量推动。而这一切,又源于国家富强奠定坚实基础,民族团结汇聚强大合力,共同助力航天梦想展翅翱翔。

《游鱼》2023级硕士研究生陈仕杰

此画是一幅以鱼为主题的综合材料版画。画中以黄鱼为主体,周围有灰色的鱼群环绕,在水中自在游弋。作品将鱼的活力与纯净水流结合,传递出绿色发展、保护水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理念,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蔚蓝星球。

《长安依旧》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洪波

《长安依旧》以西安地标钟楼为视觉核心,展现古都新貌。画作描绘了新时代下长安城的繁华盛景与祥和气象,古老建筑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生动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寓意着在党的领导下千年长安焕发新生机,人民共享美好生活。

《祖国河山》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琪

本幅版画以细腻线条和黑白对比,展现自 2012 年以来祖国农村绿色发展成果。从葱郁山林到清澈河流,处处彰显生态之美,寓意祖国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山河焕新。

方寸版痕刻峥嵘,赤诚丹心绘华章。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初心向远——我与组织共庆生”主题创作展,是献给党的104岁生日的一份深情厚礼,也是版画艺术与时代主题交融的精彩呈现。让我们在刀笔刻绘的艺术世界里,共同回望光辉历程,感受信仰力量,展望壮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