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主题党日 | “对话青铜文明,传承中华文脉”版画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之行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11-25 】

主题党日 | “对话青铜文明,传承中华文脉”版画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之行

对话青铜文明,传承中华文脉

“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10月11日,版画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以“对话青铜文明,传承中华文脉”为主题,支部书记马晓宇带领学生党员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秦岭莽莽,渭水汤汤”“厥田上上,堇荼如饴”。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西端,三面环山,渭河穿流而过,其悠久的周秦文化与丰富的青铜文物资源,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青铜器主题博物院,其以青铜器数量众多、器形种类全、铭文重要而享誉海内外。

这里有最早的“中国”印记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党员共同参观了‘青铜器之乡’‘宅兹中国’‘周礼之邦’‘秦肇之路’4个单元。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用途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中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何尊,是此次主题党日参观之行的文物“主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何尊为中华文明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何以中国”。何尊铭文中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这是目前所发现的“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中国”寓意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繁衍于此、居住于此,以此为中心、为家国,守护共同的家园。

在参观过程中,党员们积极交流,深入学习感悟到青铜重器的风采和礼贤尚义的周秦文明。大家一致认为,虽然青铜器的时代早已结束,但是深入中华文明的基因与中华民族精神需要青年发扬并延续。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师生党员切身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支部将以此次为契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牢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自觉,深化文化认同,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奋发向上,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不竭的力量,续写新时代的文化篇章。

参观学习心得感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坐落于秦岭脚下,何尊等国宝珍品陈列其中。在支部的带领下,聆听了何尊、逨盘等文物背后的故事。其中,羊尊的精致造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展现了古人对动物的细致观察与独特审美。我沉浸在这些青铜器的世界里,深感它们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加坚定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信念,提升了党性修养与文化自信。

——2021级党员孟若馨

青铜器博物馆里的展品丰富多样,每个时期的青铜器都有独特形态和特点,我被这些古老珍宝的所深深吸引,也十分佩服当时的工匠的技艺高超。参观完博物馆后我对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了更深的体会,特别是看见在何尊的铭文上第一次出现的“中国”一词。知道“中国”因何而来,也知道自己的来处,才明白将向何处。

——2021级党员刘昊

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我感到无比震撼。一件件造型独特、纹饰繁复的青铜器,无声地讲述着古人的智慧与工艺。从形态各异的鼎、簋、尊,到巧妙设计的鸟尊,每一件都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卓越创造力。这些青铜器不仅是祭祀礼器,更是当时社会、文化、宗教与艺术的综合体现。此次参观让我更加自豪于我们悠久的文明,并坚定了继续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2021级党员付琬柠

通过这次参观,看到了这些青铜器虽然经历了千年的时光,却依然保持着完好的形态和精美的纹饰。这些青铜器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让我了解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故事。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些时间去参观博物馆,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聆听了历史长河中的文物故事,宝鸡之行,让我鉴古知今。

——2021级党员王额尔赫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的责任。青铜器不仅体现古人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此次活动提醒我要将文化艺术学习与党性修养相结合。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增强文化自觉,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4级研究生党员齐怡宇

这周五参观宝鸡青铜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一场时空之旅。精美的青铜器诉说着古老故事,展现先人的智慧。各式鼎、簋、尊等器物,工艺精湛,纹饰华丽,每一道刻痕都是历史印记,见证周秦时期的辉煌。通过它们,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审美观念。此次参观是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024级研究生党员张英

博物馆中央巨大似日晷盘的造型,仿佛宣告着时间的流逝,而历史的见证就陈列在展馆中。展馆内琳琅满目的青铜器令人震撼,从仰韶时期的陶器和石器到精美的青铜器,展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这些精美器物背后也揭示了古代制度的残酷,如等级分化和殉葬风俗。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应从历史中反思,珍惜中华文化瑰宝,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

——2024级研究生党员安埔田

面对沉睡千年的青铜瑰宝,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镇馆之宝“何尊”以精美纹饰和古朴造型展现出艺术价值,特别是“宅兹中国”的文字记载,让我油然而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随着脚步的深入,青铜器中的国家记忆展现了王朝的兴衰与力量,进一步增强了我的民族自信心。

——2024级研究生党员刘生波